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创投 > 正文

丰溪烟叶的“幸福折射”

丰溪烟叶的“幸福折射”
2022-06-17 10:08:08 来源:中华网湖北

“泗水绕山城,鸡鸣三省闻”——丰溪,地处湖北省竹溪县西南一隅,是鄂渝陕三省交界之地,素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其版土面积39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万亩,平均海拔约900米,境内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烤烟产业发展基础。从2007年1049亩到2009年10007亩,从曾经的“畏难思退”到现在的“阔步向前”,从“闻烟色变”到率先建成“万亩烤烟大镇”,就可折射出丰溪烟叶产业发展的壮阔与曲折。

转机:烤烟产业“孕育而生”

上世纪90年代,丰溪作为十堰市四大商品煤供应基地,平均年产10万吨优质原煤,一时间“深山黑金”成了丰溪的招牌,深山“小香港”是成了丰溪的代名词。“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以煤炭经济为支柱的边贸小镇,积极响应国家经济调控政策,随即停止了煤炭、木材等资源的开采砍伐,开始了产业转型。

原任丰溪镇镇长的贺艳声回忆起当时全镇的焦急情形仍历历在目:“停止煤炭开采后,发展成为压在丰溪广大干群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我们急于寻求一个能提振全镇经济的突破点,一个能促进丰溪长期健康发展的产业,作为镇长我天天睡不着觉……”

时值竹溪县委政府出台“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发展规划,丰溪镇也于2004年开始引进烤烟项目,首先在桃花山和西米河两村进行试种。种烤烟在当时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年龄稍长的人种旱烟还比较熟悉,讲到种烘烤,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没有种植信心,群众热情始终不高。

2007年初,干部有畏难情绪,谈种烟“色变”,全镇烟农思想一直较为徘徊,把烤烟当作包谷来种,不图赚钱。面对干部群众发展烤烟顾虑重重,丰溪镇领导立志要扭转发展无力、群众增收无望的被动局面。丰溪村干部刘定龙,就是在此时萌发了“率先带头”的想法,组织村上几人,合伙租赁了200亩土地,种起了烤烟。那年,他白天忙着种烟,晚上忙着处理村上事务,到了烟叶销售的时候,人虽然黑了瘦了,但他和合伙几户的烟农,当年户均挣了4万多元,得到了不小的收入,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同年,全镇烤烟种植也发展到了85户,面积破千亩,产量22万余斤。

种烟让农户尝到了甜头。“南挖煤北砌砖,不如回家种烤烟”,许多没有种烟的农户纷纷表示,来年一定要种植烤烟。村民种植热情高涨,有了群众基础,镇党委也坚定了以烟叶产业为主的“金色”发展之路。

目标:建成万亩“烤烟大镇”

2007年,镇党委出台了烤烟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把丰溪建成“万亩烤烟大镇”,烤烟兴镇的号角就此吹响。2008年占地4.3亩的标准化烟站拔地而起,县公司为烟站选优配齐了生产技术骨干,精英齐聚、共谋发展大计。

为保障烤烟产业发展,镇党委政府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了《2008年丰溪烤烟》烟事专题期刊简报,为全镇干部员工提供了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和种植指导书。从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示范引导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十到位”工作法,倾心帮扶烟农,真正将烤烟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竹溪县丰溪镇党委书记彭君说:“烤烟发展无诀窍,关键在落实。烤烟工作就是考验我们干部的工作作风,就是考验我们干部的执行能力!” 而具体负责烤烟产业发展的丰溪烟叶站就坚持“包片包户、一包到底”的管理模式,围绕目标规划,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责任落实。全体技术员积极主动担负起生产技术指导的主要责任,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立志要保障年度烤烟产业发挥的目标任务完成。

竹溪南部山区,山高路险,走村入户难度可见一斑。很多技术员一年下来都要磨破几双鞋,离集镇最远的村组,入户往返要走几十里山路。为了走访村里每户烟农,驻村人员把村委会当家,吃、住都在村里,服务指导亲力亲为,每次下村都是十几天才回站上休整一次。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在镇村干部、行业技术员共同努力下,丰溪烤烟产业慢慢壮大起来,70%以上的镇村干部有自己的“责任田”。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农户,培养出了一大批生产技术过硬的烟农,全镇烟叶种植水平连年攀升,亩平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及亩平产值大幅度提高,制约烤烟产业发展的瓶颈逐一解除。

“三年三大步”,丰溪烟农户数也从2007年85户1049亩发展到2008年226户烟农3317亩,2009年实现了种植户594户10007亩的种植高峰,单2009年就完成烤烟收购266.9万斤。

发展:民生福祉“换新颜”

付出必有回报,在丰溪烟区随处可见烟农辛勤耕作的背影,他们挥汗如雨但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的付出,让家人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幸福生活,基本上丰溪绝大多数烟农都在集镇买有二套房,甚至三、四套房。短短几年间,丰溪从不足千亩的小产区变成近万亩的种烟大镇,成为竹溪“南烟北茶”增长最为快速的核心“南烟区”,书写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发展传奇。

“和以前相比,现在的收入好多了,以前种包谷、洋芋1亩地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根本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现在通过种植烤烟1亩地有近4000元的收入。同样是种地,收入不一样,靠种烟,现在什么都有了,在丰溪像我这样的烟农还有很多。”丰溪镇职业烟农代表陈炎如是说。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截止目前,连续种植烟叶在10年以上的烟农有79户,连续种植年限在5-10年的有47户,其中2020年174户烟农中有104户被评定为职业烟农。他们讲诚信、懂技术、会操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助推着烟叶行业长足的进步。在产业致富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烟叶人用时不待我的激情,用劳动者最美的姿态,用两个利益至上的担当,用服务你我的鱼水情,汇聚成的烟草力量,编织着我们共同的金色梦想。

未来:烟叶产业发展不只是“梦想”

每每茶余饭后忆苦思甜时,或许每个人都会回想起心底最记忆深刻的往事。道路坑洼不平,房舍破败不堪,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跟不上,产业发展受阻.....这些都曾是摆在产业发展初期路上的“拦路虎”。

17年来,一批批烟农基础设施在产区“落地生根”,烟草行业总计在丰溪建设烟叶基础设施项目820余项,投入烟草补贴资金3000多万元,受益行政村17个,服务基本烟田面积1.4万亩。其中,烟水配套项目总计建设数量56处,建设水池32个6527立方米,管网24条24.71千米,投入资金98.44万元;修建机耕路8条33千米,投入烟草补贴374.48万元;优质烟田土地整理3片630亩,投入烟草补贴220.9万元;建设服务烤烟生产密集烤房集群735座,集中育苗大棚18座。2020年丰溪烟区首次引入16座新能源烤房,采用生物质燃烧颗粒进行烟叶烘烤,这是继“以煤代柴”烘烤之后,在绿色发展上又一探索。

望得见山、看得见云,还有连片烟田。“一业带动百业”,烤烟产业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实现财政收入增加、群众致富增收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了全镇实现 “烟区美、烟农富、烟叶兴”的进程。现在的丰溪镇烟农山上有产业房,集镇有小洋房,家家户户有私家小车、农用车、农用机械,水泥路通村达院,集市交易活跃,镇内南来北往车辆穿梭、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昔日闻名的“深山小香港”又步入了新的坦途,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夏佩、陈亮)

关键词:

(责任编辑: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