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公司 > 正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调研团:探索堵河剪纸的传承现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调研团:探索堵河剪纸的传承现状
2021-08-03 16:58:12 来源:软文界
堵河剪纸大约起源于东汉时期,因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堵河流域地方特色,故名为“堵河剪纸”。为了深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8月3号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寻粹”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文化馆来探究堵河剪纸的传承现状。

图片为堵河剪纸。

传承古人, “后无来者”这一问题令人深思

“现在这些东西都不受你们年轻人的欢迎了,来学这些非遗技术的人很少,我们守着这些老技艺都没有传授之地”。这是在采访堵河剪纸传承人周坤老师时候,给队员留下印象最深的话。周坤老师说“如今,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绝活濒临消亡”。

以前,非遗传统技艺是一门糊口的手艺,传承人一般是从小开始接触技艺,跟着老一辈的人学习。但现代年轻人相比于传统技艺更加青睐现代文化,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把精力放在需要多年时间磨练的一门技艺伤害,因此只有极少数年轻人愿意学习非遗、加入到保护非遗的队列当中,这就导致了很多非遗无人继承这一问题。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许多非遗的生存境况并不十分理想。有技术没传人、有意识没能力、有手艺没新意、有产品没市场……一些非遗传承人只能守着政府补贴,眼见流传了上百年的老手艺却难以承续。周老师也和队员们提到周老师自己也带过很多徒弟,但很多徒弟学成之后因为没有市场无技可用被迫专业,这也是很多非遗传承的现状。很多非遗传承人并不是靠做非遗来赚钱,而是不想让一门传统手艺从自己手上流失。

图片为传承人周坤教团队队员剪纸。

非遗传承道路任重道远,阻碍颇多

在通讯员和周坤老师的谈话中得知,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慢慢背离,这导致人们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在社会上,非遗传承人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认可,很多年轻人会觉得从事这项工作不能很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放弃这个行业,且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感情,缺少认同感。现代工业的兴起对传统工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堵河剪纸为例,前期准备需要磨剪刀,叠纸,画图案等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机械剪纸只需要把纸放入规定的位置,一步就剪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的恶化  

在通讯员和周老师谈话中得知,一些非遗文化没有政府资金支持,这给非遗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周老师说“由于种种原因,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地方还不多,对传承人的经济补助不到位。有的传承项目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面临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无法带徒授艺,这些都影响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就拿剪纸来说,政府对郭老师是没有资金支持的。周老师拥有自己的工作,剪纸只是不想让一个传承手艺丢失。

周老师还告诉记者“相比于传统的民俗文化,现代年轻人更加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同时国外文化的不断渗透也使得极少数年轻人愿意了解、认识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给传统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不利影响,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谁还会关注像榨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存在一些社会的认知、理念上的偏差”。很多人将非遗视同为落后的,也很多人传承人也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价值,没有地位,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来继承”  

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方式讲好非遗故事  

周坤进入大学后周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剪纸,在学校创办了剪纸社团。每周他都会免费教社团成员剪纸方法和技巧,剪纸协会也从起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余人。周坤还利用空闲时间,收了几十名学生,免费教剪纸技术。  周坤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堵河剪纸,会通过邀请附近的居民来到周老师家去体验剪纸,周围的居民也都愿意去周老师家感受堵河剪纸的魅力。周老师也会通过拍摄一些短视频来宣传堵河剪纸,例如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一些剪纸的视频。在周末,他还会去附近的广场,讲述剪纸有趣故事。周坤告诉记者“能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堵河剪纸,把家乡的地域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觉得特别有意义”。(王子翔)

图为“拾遗·寻粹”启为创新团队成员和传承人周坤老师的合照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