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扶贫公益 > 正文

中电光谷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中电光谷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2020-03-03 11:04:01 来源:中华网湖北

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下午15:00,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停车场,几辆大型卡车依次排开,每辆车都装满了防疫物资。点数,搬运,记录……一伙人正在车上车下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其中就有全派餐饮(中电光谷旗下产业链公司)的吴魁和团队的身影。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吴魁会像往年一样,和家人在武汉共度春节,享受一年来难得的假期,除了偶尔接到项目来电忙上一阵儿。

然而放假前的一个通知,将他原本的计划彻底打乱了。

2020年1月21日,一则“新型肺炎在武汉蔓延”的消息占据了所有人的手机屏幕,作为全派餐饮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食堂项目经理,吴魁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特殊时期,负责医院食堂项目的团队需要驻守前线。他想都没想就跟领导回了消息,表示自己“义不容辞”。

从1月21日到今天,吴魁已经在岗位上呆了整整38天,大年三十也未曾缺席。吴魁说,这38天可能是他最难忘的一段日子。

01

冒险上岗

得知吴魁要上岗,父母、妻子都十分担心,劝他别冒这个险。

除了抱着对项目负责任的想法,吴魁向来“胆子比较大”,觉得能够保护好自己,也确实想为这次疫情做点什么。面对家人的担忧,他一方面理解这种担忧,一方面积极地做思想工作,让家人明白自己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虽然胆子大,吴魁也清楚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1月22日那天,团队里的好几个员工都提出了离职,吴魁没说什么,只是帮员工迅速走完流程,马上就去食堂检查了。

检查完食堂的运营情况,吴魁对于如何解决当前的人手问题,也有了想法——他马上给全派餐饮市场部总监打电话,说明情况,请求从外地兄弟公司调拨有意向的人员前来支持。随后,他会同院方相关负责人召开了动员大会,向留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全体全派餐饮员工说明医院当前的现状。

没有特别的仪式,临时组建的工作小组心照不宣地行动起来。

送餐的时候,问题来了。普通科室按照以前的方法送餐,而风险高的呼吸科却没人敢去。“谁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吴魁大声喊道,有2名员工举起了手,他就带领这2位员工打起了头阵。

大家心里有些忐忑,吴魁觉得,“这件事”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公司给他们配备了质量合规的口罩和防护用具,而且送餐并不用和病患直接接触。

自1月22日起,吴魁团队每天早上都要打包8000~9000份盒饭,分别送给医护人员、病患、以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午餐晚餐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量。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监督检查各个食堂档口、便利超市,保证在食堂就餐的人能够正常就餐。

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02

送餐挑战

随着疫情蔓延,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炎病人越来越多。2月10日,武汉市卫健委临时通知,武汉市第一医院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1400多人的医疗队悉数到场。

自变为定点医院起,不到五天时间,医院收治的肺炎病人数量翻了几番,也给吴魁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每餐的盒饭数量变为10000多份,其他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同时,入住病人的增多意味着感染几率增大,对团队员工的心态或多或少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看到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忙碌着,吴魁更加觉得团队的工作很重要。在压力面前,他没有退缩,变着法子优化工作流程,并不忘关心员工,抽空与员工谈心,安抚心态。同时积极寻求全派餐饮公司的支援。

“这还不算啥,让我头疼的其实是医疗队的送餐问题。”由于医疗队的1400名人员住在不同酒店,汉口、汉阳、武昌都有,多个目的地、送餐距离各不相同给送餐带来了较大挑战,加上特殊时期难以招募骑手,吴魁团队成员只好开着小货车、骑着电动摩托去送餐。

最初,由于安排疏忽,部分住得远的医护人员拿到餐比预计晚了些。对此,院方希望全派餐饮能提前半小时送餐。

提前送餐,意味着制作、打包、的时间也要提前,那么早班和中班的师傅交接会出现错位。另外,就算提前时间,所有接餐人员都在同个时间段从医院出发,发完所有的餐仍然需要同样多的时间。

吴魁考虑再三,给出了一个建议,即发往武昌、汉口、汉阳的餐,均在6点准时发,一次发出量以300份为基数,以10分钟为间隔,接餐人员分批次从医院出发,距离远的先出发。

该做法被批准,实行一段时间下来,基本上满足了“准时就餐”的需求,住处远近不一的医疗队人员都在近乎相同的时间点拿到了盒饭。

“不能保证味道100%好,但能保证每个人的饭都是热的。对于大家的特殊需求,比如吃米吃面还是吃馄饨饺子,都能照顾到,我们就满足了!”吴魁说,通过送餐这个小举动,帮助了一大批在疫情中有需要的人,他感受到了之前未曾感到的价值感。

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03

卸货派发

除开餐饮服务,吴魁团队也承接了特殊时期“卸货派发”的任务——他们帮助医院卸货、派发医院自行采买或外界捐赠的物资,食堂偶尔还要作为物资的暂时储存仓库。

每天需要卸下的物资,少则50、60公斤,多则5、6吨,这些物资里,有水果、米面、蔬菜等食物,也有洗手液、香皂、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分发完当日物资后,在食堂暂时堆放的物资,仍需要监管分发。

吴魁直言,如果单单供餐的话,还没有这么疲劳,加上“卸货派发”任务,在岗时间明显不够用了。

每天的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什么物资,也不清楚物资有多大量。只要医院院办工会一个电话“物资来啦”,吴魁团队就要去现场战斗。

卸货也有学问,卸车,点数,根据外包装判断是否损坏,所有一切实时记录,紧接着将货物分批次送往医院的各部门、科室。

做完这些还不够,验收反馈和任务复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卸货派发”,让吴魁印象深刻的是2月2日那天。

那天武汉天气严寒,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湿滑。他和往日一样早早到岗,刚进办公室便接到院方“今日会有大量物资”的通知,安排好发餐工作后,吴魁召集团队成员去医院门口接车,连口热水都没来得及喝。

据不完全统计,当日医院方接到的防疫专用物资约17000斤重,另外还有几个大卡车运来的30吨蔬菜,以及数千斤重的方便食品。

这些物资中,一半都是由吴魁和团队成员承接的,仅仅卸蔬菜就卸了将近5个小时,中途休息过几次,每次休息时间只有短暂的10分钟,一直忙到凌晨才回办公室复盘。

“胳膊几乎抬不起来了,浑身肌肉酸痛,回家瘫在沙发上整了点小酒,洗澡睡觉,毕竟第二天五点左右还要起床呢。”谈起38天里最累的一次经历,吴魁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

“好在医院的分管院长对我们的工作很认可,并多次调动院方物业人员前来支持。”

吴魁觉得,以前全派餐饮和医院是单纯合作关系的双方,在疫情期间却变成了“同一条战线的人”,来自院方的支持,和家人、领导、同事的肯定,以及自身高度的责任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04

从容与乐观

从最初冒险回到工作岗位,到38天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出色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吴魁带给大家的是面临疫情的从容与乐观。这一部分源于他的性格,一部分源于他丰富的阅历。

早在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时,吴魁已经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带领团队在那场灾难中战斗。

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来时,正因为有了防疫的经验,加上积极挑战的心态,使他能够把事情处理地井井有条。

工作期间,出于节省通勤时间和保护家人的考虑,吴魁甚至搬到了医院周边的酒店住。从1400人医疗队入场至今,吴魁只回过几次家,每次“过家门而不入”,妻子拿着洗好的衣服在小区门口等他,两人隔着安全距离寒暄一阵子,他看着妻子回家,自己再往医院的方向走去。

在这次疫情中,全派餐饮公司还有许多位员工,跟吴魁一起冲在前线,其中包括他的领导,以及工程部的物业师傅等等。在吴魁心里,他们是此次防疫战里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爱又可敬的“无名英雄”。

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这个复杂世界的美好与残酷。

吴魁说,他很幸运选择了靠近前者,接下来的时间会继续努力,尽自己所能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这么做。

他还说,等疫情过去,要和家人朋友一起,在武汉的某个路边吃一顿地道的烧烤,再点几瓶啤酒,一起庆祝新的美好生活。

吴魁:我在抗疫前线的38天

关键词: 疫情 防控 措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