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科技 > 正文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2022-02-28 09:27:55 来源:楚天都市报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朝气蓬勃的学生研发团队部分成员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摄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 新华社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张学敏 吴江龙

“启明星一号”卫星是武大也是华中首颗“学生造”卫星,它缘起于武大学生的想法,实现于武大学生的实践,服务于武大师生的未来。“启明星一号”卫星研发之初就决定,让在校学生当主角,共有50多名武大学生参与研制,其中本科生约20名。极目新闻记者采访的多名学生表示,卫星的成功研制提升了对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自信,对武大遥感学科实力的自信,对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自信。

学生现场见证发射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巫兆聪介绍,2019年夏天,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多名学生提出“有很多想法,但是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学院从长春光机所引进的卫星专家金光教授便提出,武大遥感学科多年排名世界第一,但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何不由学生来研发符合自己需求的卫星。

于是,金光教授拿出武大引进他划拨的数百万元科研经费,设立了“启明星”项目,并安排人在校内张贴海报招募学生。

“学生还能造卫星?”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柯诗韵,参与了卫星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建设,她说:“我读大一时听六位院士讲《测绘学概论》,就对遥感卫星充满了幻想,当时觉得卫星离我们那么遥远,加入研发团队后才觉得它近在咫尺。”

昨日,学生们起初不敢想象的事,随着卫星成功发射变为现实。当天,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宋宇飞,在文昌发射基地的控制室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宋宇飞是2月初进入文昌发射基地的,从卫星的组装测试到火箭的成功发射都亲身经历了。他感慨,在这些天与发射场方、火箭方等各参与方合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航天事业是多么复杂且精细的事业,每一个问题都要反复讨论,每一个细节都会反复测试,“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航天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如此多成就的原因。”

实践才能收获真知

“卫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也能成为一本最好的教材。”武大宇航研究院副教授张学敏说,研制一颗卫星需要光学、机械、电子、软件、控制和通信等多方面的人才,这些方向给学生设置了不同的研究内容,同时也能锻炼动手能力。采访中,不少学生都提到,一开始面对复杂的硬件设备时一筹莫展,最终的成功证明了实践才能收获真知。

负责卫星的姿态控制设计的博士生李妩舟说:“我们主要用到两种传感器,之前也学习过,但总感觉一知半解,经过亲身参与才完全掌握。”

硕士生周昊参与了卫星前期的系统组织方案研讨,以及后期卫星传感器的集成与测试。“传感器集成通俗地说就是,像搭积木一样把卫星各种载荷和设备搭好,确保它们在太空中万无一失。说实话我压力挺大的。”周昊透露,就在“启明星一号”卫星在文昌发射基地进行最后一次测试中还发现了一个小“BUG”。当时离发射日期已经不远,周昊和老师测试星箭分离步骤时,却出现了两个太阳能帆板不能同时打开的问题。他们首先检查软件逻辑问题,进行修正后还是不能解决,又对硬件进行彻底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个小弹簧被螺栓卡住了,终于排除了风险。周昊说:“这次经历提醒我,科研工作再怎么严谨都不为过。”

本科生也能造卫星

金光教授透露,“启明星一号”卫星研制团队中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是本科生,很多学生提出的想法都在卫星上得到了体现。除了武大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们还经常跟长春光机所、哈工大的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跨学科、跨院所的合作经历,对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是很好的经验。

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林炜华,大三时就加入了研制小组,主要负责卫星高光谱工作波段设计。她花了很多时间搜集整理国内外的数据,分析适合“启明星一号”卫星的波段。“能跟着学长、学姐一起工作,学到了很多。我非常享受一个团队为着共同目标去努力的氛围,非常感谢武大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林炜华说,这段经历让她决心继续深造,也坚定了为遥感事业奋斗的决心。

而博士生李津津则在期待着“启明星一号”卫星传回全球首张8谱段夜光地球表面影像——以往的各国卫星夜光遥影像最多只有3个谱段,李津津大胆地提出能否增加更多谱段,更详细区分夜晚不同的光源,这一想法得到导师李熙教授的肯定。团队成员最终通过努力,让“启明星一号”卫星具有了8谱段夜光摄影的能力。“把理论和设想变为实际的过程,让我非常自豪。”李津津说。

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农村新报三峡晚报楚天快报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朝气蓬勃的学生研发团队部分成员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摄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 新华社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张学敏 吴江龙

“启明星一号”卫星是武大也是华中首颗“学生造”卫星,它缘起于武大学生的想法,实现于武大学生的实践,服务于武大师生的未来。“启明星一号”卫星研发之初就决定,让在校学生当主角,共有50多名武大学生参与研制,其中本科生约20名。极目新闻记者采访的多名学生表示,卫星的成功研制提升了对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自信,对武大遥感学科实力的自信,对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自信。

学生现场见证发射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巫兆聪介绍,2019年夏天,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多名学生提出“有很多想法,但是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学院从长春光机所引进的卫星专家金光教授便提出,武大遥感学科多年排名世界第一,但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何不由学生来研发符合自己需求的卫星。

于是,金光教授拿出武大引进他划拨的数百万元科研经费,设立了“启明星”项目,并安排人在校内张贴海报招募学生。

“学生还能造卫星?”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柯诗韵,参与了卫星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建设,她说:“我读大一时听六位院士讲《测绘学概论》,就对遥感卫星充满了幻想,当时觉得卫星离我们那么遥远,加入研发团队后才觉得它近在咫尺。”

昨日,学生们起初不敢想象的事,随着卫星成功发射变为现实。当天,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宋宇飞,在文昌发射基地的控制室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宋宇飞是2月初进入文昌发射基地的,从卫星的组装测试到火箭的成功发射都亲身经历了。他感慨,在这些天与发射场方、火箭方等各参与方合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航天事业是多么复杂且精细的事业,每一个问题都要反复讨论,每一个细节都会反复测试,“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航天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如此多成就的原因。”

实践才能收获真知

“卫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也能成为一本最好的教材。”武大宇航研究院副教授张学敏说,研制一颗卫星需要光学、机械、电子、软件、控制和通信等多方面的人才,这些方向给学生设置了不同的研究内容,同时也能锻炼动手能力。采访中,不少学生都提到,一开始面对复杂的硬件设备时一筹莫展,最终的成功证明了实践才能收获真知。

负责卫星的姿态控制设计的博士生李妩舟说:“我们主要用到两种传感器,之前也学习过,但总感觉一知半解,经过亲身参与才完全掌握。”

硕士生周昊参与了卫星前期的系统组织方案研讨,以及后期卫星传感器的集成与测试。“传感器集成通俗地说就是,像搭积木一样把卫星各种载荷和设备搭好,确保它们在太空中万无一失。说实话我压力挺大的。”周昊透露,就在“启明星一号”卫星在文昌发射基地进行最后一次测试中还发现了一个小“BUG”。当时离发射日期已经不远,周昊和老师测试星箭分离步骤时,却出现了两个太阳能帆板不能同时打开的问题。他们首先检查软件逻辑问题,进行修正后还是不能解决,又对硬件进行彻底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个小弹簧被螺栓卡住了,终于排除了风险。周昊说:“这次经历提醒我,科研工作再怎么严谨都不为过。”

本科生也能造卫星

金光教授透露,“启明星一号”卫星研制团队中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是本科生,很多学生提出的想法都在卫星上得到了体现。除了武大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们还经常跟长春光机所、哈工大的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跨学科、跨院所的合作经历,对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是很好的经验。

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林炜华,大三时就加入了研制小组,主要负责卫星高光谱工作波段设计。她花了很多时间搜集整理国内外的数据,分析适合“启明星一号”卫星的波段。“能跟着学长、学姐一起工作,学到了很多。我非常享受一个团队为着共同目标去努力的氛围,非常感谢武大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林炜华说,这段经历让她决心继续深造,也坚定了为遥感事业奋斗的决心。

而博士生李津津则在期待着“启明星一号”卫星传回全球首张8谱段夜光地球表面影像——以往的各国卫星夜光遥影像最多只有3个谱段,李津津大胆地提出能否增加更多谱段,更详细区分夜晚不同的光源,这一想法得到导师李熙教授的肯定。团队成员最终通过努力,让“启明星一号”卫星具有了8谱段夜光摄影的能力。“把理论和设想变为实际的过程,让我非常自豪。”李津津说。

关键词: 启明星一号

(责任编辑:湖北01)